最近总盯着院子看。看着看着,心里冒出个问号:这院子的地面,怎么好像都被硬化了?
硬化,这词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用水泥、砖石把这些地给封上了。
放眼望去,左邻右舍,包括自家院子,差不多都这个样儿。平整,干净,下雨天不沾泥,挺好。
可有时候吧,太“好”了,反而觉得缺了点什么。
以前院子有土,脚踩上去是软的。 下雨了,雨水渗进去,空气里有股好闻的泥土味儿。
现在雨点砸在水泥地上,噼里啪啦响完,水急匆匆流进下水道,地皮一会儿就干了,什么也没留下。
土地硬邦邦的,感觉其他东西也跟着变硬了。 孩子摔一跤,膝盖磕在石板上,比摔在土埂上疼多了。
蜻蜓、蚯蚓、西瓜虫,这些小时候院里常见的“邻居”,现在难得一见。院子是整齐了,也安静了,静得有点儿空荡荡的。
也不是说硬化就不好。谁都想院子利索点,能停车,能摆上桌椅喝茶。
但心里头还是绕不过去那个念头:能不能别全都封上?
哪怕就在角落,留一小块地呢。不铺砖,不抹水泥,就让它是块土。
春天自己会冒出些不知名的草,夏天能听见蟋蟀叫,秋天落叶堆在上头,慢慢烂掉变成肥。
有这么一块“活”的土,整个院子就好像会呼吸了。
这大概不单单是院子的事儿。
生活好像也一样,总想着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杂乱和意外。
可有时候,恰恰是那点儿看似“杂乱”的留白,那点儿透气的地方,让人活得没那么累。
院子的尽头,不该是冰冷坚硬的水泥地。
它的尽头,或许应该是另一片软和的土地,和一点点不必刻意打理的、自由生长的野趣。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股票怎么加杠杆买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