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9月15日,国际政坛再爆大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收到中国发出的访华邀请函,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强硬派"却迟迟无法给出明确答复,让全球媒体大跌眼镜!
中美代表1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新一轮贸易磋商机制,而就在这一天,英媒放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收到邀请函,中美元首要在北京见一面,但是白宫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要知道,特朗普可是最期待访华的那个人,从他上台至今的200多天里,几乎每一天都在期待访华,如今他终于收到中方邀请函,突然又扭捏了起来,究竟是为什么?
事实上,特朗普此次态度大变,背后隐藏着美国经济的"生死线"。近期美国制造业陷入低迷,供应链断裂危机频发,美国企业纷纷呼吁"重返中国市场"。特斯拉、苹果等巨头已悄悄加大在华投资,而特朗普团队深知,若不能与中国缓和关系,美国经济将雪上加霜。
中方代表团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领,美方则由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牵头。首场会谈就谈了约6个小时,结束后贝森特面对媒体时脸色不太好看,只说了句“明早继续谈!”看来谈判气氛比较紧张。
关税问题依旧是这次的核心议题。目前双方处于“关税休战”状态,对24%的“对等关税”实施了90天的暂停,但这个暂停期到11月中旬就结束了。所以这次谈判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是继续延期还是永久取消这些关税。
路透社的分析也指出,特朗普团队正在考虑将可能的中美元首会晤安排在10月的韩国APEC会议或马来西亚东盟峰会期间,这样的场合不但议题多、媒体关注高,也更容易将对话“包裹”在多边框架下,降低政治风险。
格外引人注意的是,马来西亚总理还不经意地透露,中美甚至可能在大马同台“擦肩”,若再加上俄罗斯领导人也在场,那这场多边会议的戏份恐怕要比以往更加耐人寻味。
就在中美开启第四轮磋商机制之前,美国商务部突然出手,列出了32家企业“黑名单”,包括23家中企,其中有13家中企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产品相关。
收到美方“战书”的中方反应很快,一边提醒美方,中方必将维护中企的合法权益,一边又对美方发起反制,直接对来自美国的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面子和里子,哪个更重要
如果说经贸领域的“里子”问题是决定能否访华的基础,那么政治形象和个人遗产的“面子”问题,则决定了何时去、以及怎么去。特朗普的犹豫,恰恰是他内心深处对这三重维度的复杂权衡。
眼下的国际舆论场,对特朗普来说有点尴尬。中国近期因为成功举办了盛大的阅兵式,国际声望正处于高点,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
反观美国,却因为国内接连发生的枪击案以及后续处理中暴露出的内部矛盾与撕裂,国家形象备受审视。在这种一升一降的“口碑”反差中出访,特朗普很担心会放大自身的困境,给外界留下一种“弱势”的印象,搞不好会沦为笑料。
更深层的焦虑,则来自于他的前任——拜登。拜登在任的四年里,从未对中国进行过国事访问,他与中方领导人的会面,大多安排在APEC峰会这样的多边场合。
对于极力想推翻前任政策、塑造“颠覆者”形象的特朗普而言,如果也只是循着老路在APEC见个面,无异于承认自己无法开创对华关系的新模式,这对他所看重的政治遗产是一种损害。他想要的是“大胆的行动”,而不是沿袭旧例。
当然,他内心也有一股冲动。俄朝领导人此前高调访华并观看了阅兵,中俄朝之间的紧密互动让华盛顿感到不安。特朗普或许也希望通过一次成功的北京之行,冲淡这种影响,“扳回一城”。但这种个人动机,最终还是得服从于整体的政治需要,绝不能演变成一场没有成果的“形象工程”。
去不了北京,那就去庆州
在直接访华风险太高、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个更“保险”的备选方案浮出水面——在第三国会晤。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替代选项,更像是一个集风险规避和战略试探于一身的“安全阀”。
下个月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就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舞台。美方已经确认会参加这次论坛,并且其内部也正在讨论届时举行两国元首会晤的可能性。
选择在APEC这样的多边场合见面,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降低了政治赌注,它不像正式的国事访问那样,背负着“必须成功”的巨大压力。这能让特朗普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里,试探一下中方的态度和底线,为未来是否要迈出正式访华那一步,收集更多情报。
其次,这也非常符合美国当前对华互动的保守预期。华盛顿的策略是,既要维持高层沟通渠道的畅通,以管控分歧,但又不想让两国关系走得太近,始终要保持“战略竞争”的定位。在第三国会面,正好能达到这种“不求太好,但求不坏”的平衡。
即便是最终无法实现北京之行,在庆州的会面也能向外界和美国国内释放一个信号:白宫仍在致力于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能让特朗普在复杂的对华政策博弈中,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权。
结语
所以,特朗普政府面对这份邀请函的犹豫,并非单纯的策略性拖延。这背后,是“里子”的僵局与“面子”的焦虑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困境。
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谈判筹码和看得见的成果,让任何高调的访问都显得根基不稳。另一方面,国内外形象的失衡、超越前任的政治执念,又让他对访问的时机和形式顾虑重重。
不过,尽管障碍重重,也依然有观点认为,以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风格,他最终还是有可能“排除万难”,在某个合适的时机,完成这次备受瞩目的访问。这场关于“握手”的博弈,大戏或许才刚刚开始。
参考信源:中美在西班牙就经贸问题举行会谈,第十二届香山论坛本周举行 2025-09-15 10:52 澎湃新闻
中方已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访华?外交部回应 2025-09-15 15:54 闽南网
股票怎么加杠杆买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