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乱窜。“在很多人眼中,中元节充满神秘甚至略带恐惧的色彩,所以被称为鬼节。
相传此时地门打开,是众灵到人间游历、探访亲朋的日子。
因而,每年的这段时间,都是天地间阴性能量很重、磁场较为紊乱的时期。
可实际上,中元节的内涵,绝不止于此。
一、中元节:不止于“鬼节”,更是“孝亲节”
这个节日的最初,满是丰收的香气与温情。
它最早起源于民间“秋尝”的习俗。秋收时节,人们将第 一批成熟的五谷瓜果,虔诚地献给祖先,请他们“尝新”,分享家族的喜悦,感恩生命的源头。
后来,这个带着泥土芬芳的节日,又融入了佛道的慈悲与智慧。
在道教,它被称为“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道观会设坛普度,为那些孤苦的灵魂提供慰藉与解脱。
在佛教,它又是“盂兰盆节”,源于“目连救母”的典故,核心是子女反哺、报答亲恩的孝道。
所以你看,从感恩秋祭到普度众生,中元节的核心始终是“孝”与“爱”。
它并非为了渲染恐惧,而是如曾子所言,为了“慎终追远”,它是在提醒我们:即便阴阳相隔,爱与思念,依然可以跨越时空。
然而,无论多么温情,中元节始终是一个阴阳交汇的特殊节点。
尤其今年,这股能量场与往年大不相同,需要我们格外警惕。
二、为何今年中元节,要格外注意?
老话说“七月流火,阴气始盛”。农历七月十五,作为下半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天地间的阴气会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顶峰。
从中医角度看,这种偏盛的阴气就是一种阴邪之气,容易影响阳气不足或心神不稳的人。
而如果说往年的中元节只是常规的“阴阳交替”,那今年,则更像是一场围绕“内火与情绪”的压力测试。
今年是乙巳蛇年。 乙木生巳火,这股能量本身就带着一股向上、向外的生发之气,容易让人思绪活跃,心火偏旺。
于是,一股“向上”的木火之气,与中元节“向下”的至盛阴气,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对冲和拉扯。在这种特殊的能量场下,以下几类朋友更要提高警惕:
今年犯太岁的属相:蛇、猪、虎、猴。
体质较弱,尤其是阳气不足、肺气虚的人。
情绪易波动,或长期处于焦虑中的人。
居住或工作环境阴暗潮湿,缺少阳光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守住心神,安然度过?
三、中元节,这些禁忌不要犯
1、尽量不要晚归独行
最好晚上10点前归家。这并非迷信,中医来看,子时(23点-1点)是人体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刻。深夜在外逗留,无异于将自己最虚弱的一面暴露在阴寒之气中。
如果必须晚归,尽量结伴。上夜班的、加班的,不得不夜间独行,进门前可以在楼下亮堂处站一会儿,拍拍肩膀再回家。
2、着装避开全黑、全白
今天出门,最好避免一身全黑、全白。这两种颜色在传统民俗中与祭祀相关,容易与当天的气场共振。
也最好避免过于鲜艳扎眼的大红色,低调、素雅、得体,就是最好的选择。
3、胡乱拍照,带回“信息”
看到燃烧的纸钱灰烬,或是夜晚寺庙的景象,请务必收起你的手机。
从能量学的角度看,照片会定格那一瞬间的磁场。随意拍摄,很可能会在无意中打包回一些不属于你的能量信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心理暗示和干扰。
心存敬畏,非礼勿视,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四、中元节做好几件事
1、安住心神:守住根本。整个农历七月,一切养生的核心就是“安心神”。
2、巧借天灸,补一身阳气。俗话说,“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怕的,正是人身上那股堂堂正正的阳气。而最快、最直接的补阳方式,就是晒太阳。
我们后背的督脉,中医称之为“阳脉之海”。所以,晒太阳的关键,在于晒后背,这便是最 高 效的“天人合一”能量补给法。
最好的时间是中午,入秋后阳光也没那么猛烈了,找个避风处,背对太阳,放松站立或静坐20-30分钟,晒到微微发热即可。尤其是身弱的人,今天更该多晒会儿,准没错。
3、净化磁场。除了安顿自身,净化我们所处空间的能量场也同样重要。一个干净、清爽、充满正气的家,本身就是最好的结界。最简单、也最有意境的方法,莫过于燃一支好香。
古人云:“香气即正气”。纯正的天然香,能迅速净化空间的浊气和湿气。
它不仅能升发阳气,更能舒缓郁结之气,让烦躁的心绪在香气中慢慢舒展、平静。每天一支,既是养生,也是修行。
4、点亮心灯,分享即是供养
中元节不仅是缅怀祖先、表达思念的日子,更是修炼感恩之心、积累福气能量的时刻。
把感恩之心付诸行动,主动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表达爱意与祝愿。
哪怕是一句感谢、一个拥抱,亦或是一句温暖的问候,愿我们都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平安喜乐,福气满满。
股票怎么加杠杆买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