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好榜样”系列内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榜样是弘扬美德的起点。为充分发挥榜样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家长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珠海特区教育”推出“家庭教育好榜样”系列内容,让更多家庭学有榜样、做有标杆。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选送
高职222班 廖怡家庭
总说青春期的孩子像刺猬——敏感、易怒,难以靠近,但换个视角看,他们不是故意对抗世界,而是大脑在经历一场“系统更新”。廖怡的妈妈更认为,青春期不是叛逆期,而是认知升级期。关于跟青春期孩子相处的话题,一起来听听她的想法——
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女儿不经意地说起“早恋”这个话题,我一下来了兴趣:“你有喜欢的男生?”“什么类型呀?”“跟妈妈分享一下?”一瞬的愕然过后,女儿松了一口气:“你不反对吗?我也只是有点好奇,恋爱到底是什么感觉?”
我思索了片刻,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妈妈认知里的高中恋情大致会有两种,一种在恋爱中,两个人患得患失,相互控制,以致于上课分心,影响学习;另一种则相反,两个人相互鼓励,目标统一,学习上共同进步。妈妈个人以为,后一种,相对思想成熟,自控力要求更高。”
孩子需要思考的是:“你能做到哪一种?”“如果会影响学习或者升学,是否觉得值得?”又或者“待升到好的大学,思想认知更上一层,再好好地谈一场恋爱?”等一系列深层问题。当时目标院校是公办本科的女儿,思考的时间并没有很长,就很坚定地给了自己答案。自此,一心扑在文化和专业课上。好奇早恋这一篇章,就主动翻页了。
有时周五回家的晚上,女儿会悄悄地爬进我的被窝,情绪似乎有些低落,诉说着在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我静静地听着,没听明白的时候问一下“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每每听完,我总是一边感慨青春期女生的细腻、敏感,一边感慨,这个全方位轰炸的信息时代,真的造就了不一样的孩子们。
倾诉过后,我们也会探讨“怎么看待善良?”“如何坚持自己的立场?”“受了委屈怎么办?”“拒绝的方式有哪些?”等问题,很多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再次能量充足,满血复活了。当然也有不欢而散的时候,我们会在事后反思,相互道歉。
借此也呼吁面临孩子青春期的家长们,请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多些换位思考,少些评判指责。我也期望自己,能像袋鼠妈妈一样,随时可以兜住跳入怀抱的娃娃。毕竟,此时的他们,社会经验还是不足的。
最后想说说的是,临近高考的几个月,女儿在文化科成绩提升的压力下,还要在选哪一所本科院校的校考培训中左右徘徊,一边是心有不甘,另一边是接受差异,尊重数据分析。
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我也一边深入了解各本科院校的信息,一边教她把挂嘴边的问题“怎么办?”换成“谁能帮我?”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冥想练习,周末回家带她一起试试。最终,女儿突破自我,顺利考入了理想的本科院校。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与支持中,眼中有光,看见自己的无限可能;心中有梦,敢于追逐星辰大海;脚下有路,带着勇气与温度,走出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
来源:珠海市教育局思政与宣传科、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股票怎么加杠杆买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