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阿迪达斯的中国零售商日子并不好过。根据滔搏国际(Top Sports)公布的2024/25财年(2024年3月1日-2025年2月28日)业绩报告显示,营业收入270.1亿元,同比下滑6.6%;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锐减41.9%,创下近五年来最大跌幅;毛利率同比减少3.4个百分点至38.4%,利润率同比缩减2.8个百分点至4.8%。
公开资料显示:滔搏于2019年分拆上市,原本是鞋履巨头百丽国际旗下的运动鞋服业务板块。作为国内最早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国际运动大牌经销商之一,依托百丽的渠道资源,90年代末就与耐克达成合作,2004年成为耐克在华最大的零售合作伙伴(按进货金额计),同年与阿迪达斯达成合作关系,并于2012年成为阿迪达斯全球最大零售伙伴。
凭借与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品牌的深度合作,滔搏曾建立起覆盖300多个城市、8395家门店的零售网络,年营收达到360.1亿元,两大品牌贡献占比一度超过九成。不过随着国内运动鞋服市场的变化,安踏、李宁等通过自有渠道抢占市场份额;再加上耐克、阿迪达斯加速DTC(直面消费者)战略转型,削减对经销商依赖。
滔搏受到不小的冲击,线下门店规模持续收缩,截至今年2月底数量为5020家,同比下降18.3%,较最高峰减少近40%。从业绩表现来看,2021/22财年营收同比下降11.5%至318.8亿元,2022/23财年收入同比下滑15.07%至270.7亿元,好不容易2023/24财年收入同比增长6.87%至289.33亿元,结果2024/25财年又跌回去了。
滔搏显然不愿坐以待毙,一方面对渠道进行优化,关闭低效门店,并通过平台电商、内容电商、私域运营的组合策略获取线上增量。另一方面,积极扩充代理的品牌矩阵,在跑步、户外等垂直领域多元布局。
2023年,与HOKA ONE ONE、KAILAS凯乐石达成合作,并投资雪具零售商冷山。去年签下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权,通过组织、参与越野跑赛事强化品牌在越野跑圈层的认知。
今年5月份,滔搏宣布与挪威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英国专业跑步品牌Soar达成合作,成为两个欧洲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伙伴,负责品牌传播、市场推广、渠道销售、消费者运营等。
截至目前,滔搏合作的品牌数量已超20个,用户规模已超8600万。不过要想从传统的渠道销售角色,向一站式运动零售运营商转型并非易事。2024/25财年,耐克、阿迪达斯所在的“主力品牌”板块实现收入233.11亿元,占比达到86.3%;彪马、匡威、亚瑟士、斯凯奇等所在的“其他品牌”板块收入为35.05亿元。
宝胜国际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去年收入184.54亿元,同比下滑8%;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微增0.2%。这是中国台湾知名运动鞋代工企业宝成集团的子公司,代理分销的运动品牌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旗下零售商品牌包括yy sport胜道体育。
截至去年底,直营店3448家,与2019年的5883家相比,五年间减少了2435家,相当于平均每年净关闭487家。为了扭转颓势,公司同样积极拓展细分市场,拿下韩国人气瑜伽品牌XEXYMIX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为“洞洞鞋鼻祖”Crocs(卡骆驰)、美国运动品牌Pony 1972、百年跑鞋品牌Saucony(索康尼)开更多单品店。
大洋彼岸的北美知名运动鞋服零售富乐客(Foot Locker),2024财年营收79.88亿美元,同比下滑2.2%;净利润0.18亿美元。今年5月被全美第一大体育用品零售商迪克体育用品(DICK'S Sporting Goods)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股票怎么加杠杆买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